欢迎访问四川民生在线网

  

首页 > 文化旅游

千年水脉绘就彭州生态底色

发布时间:2025-06-26 23:35:24    来源:四川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浏览量:

       彭州,这座川西古城,因岷水而兴,在岁月流转中,书写着人与水和谐共生的壮丽诗篇。西汉时期,文翁主持修建湔江堰,自此,岷江支流开始润泽彭州平原,千年时光里,从未间断。这条人工水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编织出天府粮仓的富足,更将古老的治水智慧融入城市血脉,催生出别具一格的亲水文化。

 

       湔江奔涌,龙门叠翠,彭州的水脉里藏着天府之国的灵气。若将这片土地比作一幅水墨长卷,柏条河便是其中一抹灵动的碧色——她蜿蜒于彭州与郫都的边界,串联起青山、村落与城市,将“人水和谐”的生态密码,书写成一首流淌的诗。

      柏条河并非天生温驯。她发源于都江堰内江的北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彭州境内,在彭州境内蜿蜒出7.6公里的生态长卷,最终汇入成都平原的水网。

       历史上,这条河桀骜不驯——雨季时汹涌的洪水如脱缰野马,冲垮堤坝、淹没村落,太平堰在百年间历经七次重建。直到清代名臣丁宝桢采用“石笼固基、条石筑堤”石笼固基、条石筑堤的创新工艺,才真正驯服了这条桀骜的河流,让“太平”之名实至名归。这段治水史,恰似彭州人与自然关系的缩影:从最初的被动防御,到逐渐掌握与水共处的智慧。

      如今,柏条河早已褪去暴烈的脾气,化作一条灵动的绿绸带。河岸两侧,5100余米隔离围网如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清流;4000米青石板步道蜿蜒于林荫之间,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路径;1300株树木整齐排列,织就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水质自动监测站与智能监管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作,确保每一滴水都澄澈如初。漫步河畔,白鹭掠过水面,芦苇随风轻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徐徐展开。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 中央组织部 国务院新闻办 中央网信办 中国党建 人民网 新华网 求是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新闻网 人民论坛 民生网 四川新闻网 四川在线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 川观新闻 澎湃新闻 上游新闻 四川法治宣传网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96306523@qq.com     电话:18281762288
主办:嘉陵区民生图文制作中心     川公网安备51130302000197号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25134110号
Copyright© 2025 四川民生在线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