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9 23:38:22 来源:南充市李渡中学 浏览量:
为深化 教育教学合作,总结实习生培养经验,促进师范生成长与教师队伍发展,2025年5月9日,西华师范大学在李渡中学开展帮扶活动和教育实习检查工作。学校领导、指导教师代表、全体实习生及大学带队教师共同参与,活动现场氛围热烈,展现了协同育人的丰硕成果。
躬耕实践 双向赋能
会议伊始,李渡中学党委书记王辛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实习生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校园活动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并强调“教育实习是教育的活水与源头”,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桥梁,也是学校与高校深化合作、共育人才的重要契机”。他勉励实习生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坚定教育初心,锤炼专业本领。
随后,西华师范大学实习领队赵婷婷老师对此次教育实习做了总结。本次教育实习共23名实习生,分别来自13个学院,每名学生都做到了专属指导、规范管理的要求。实现了指导机制专门化、成果梳理、组内交流等阶段,达成了理论观察、理论实践与成果总结的目的。
接着,来自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实习生代表吴珍珍汇报了实习成果。她结合班级管理案例、课堂教学片段和德育活动设计,分享了实习期间的成长感悟。她提到,“从第一次站上讲台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离不开指导教师手把手的示范和毫无保留的指导,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教育的温度与责任。”
最后,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仕品教授讲话。他指出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从“学生”迈向“教师”的关键一步,是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更是锤炼育人本领、涵养教育情怀的必修课。在这几个月里,他看到了同学们奔赴教学一线,在教育实习中将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用青春的热情与责任感诠释了师范人的初心。
博采众长 共话成长
自由交流环节,西华师范大学的几名专家与学校教师展开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博士后陈肖颖就“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向学校数学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做了分享。陈老师指出:将Al智能体融入课堂与课程学习,这些智能体凭借其即时反馈、个性化支持和持续互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它能够提高评价效率,提供更即时、更细致的反馈,并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学习洞察。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罗开文与学校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就“政治学科的教学调研”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王丹对于“实验教学与项目式教学的融合实践”这一研究,与学校化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做了分享与讨论。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小红则进行了“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讲座。李渡中学全体班主任和王老师对于校家协同的迫切性、校家协同困境和校家协同智慧三方面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度的研讨交流。
赓续合作 逐梦致远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事业,本次交流既是对实习工作的总结,更是教育情怀的传递。此次总结会以实践为纽带,架起了高校与中学协同育人的桥梁,既为师范生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平台,也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