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民生在线网

  

首页 > 教育在线

沉浸阆苑传奇,体验非遗魅力——阆中市城北小学五、六年级开展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29 11:20:28    来源:阆中市城北小学    浏览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文化自信,4月25日、27日,阆中市城北小学校五、六年级学生分批走进落下闳大剧院,开展以“寻踪阆苑・非遗焕新”为主题的春季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沉浸式演出与非遗技艺体验为主线,让孩子们在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中感受传统之美。

 

武韵少年:武术基本功课堂

      在非遗体验区,孩子们首先跟随武术老师学习传统拳术基础。“马步要稳,掌法要刚!”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一招一式地练习“五步拳”,汗水浸透衣襟却依然精神抖擞。武术教练表示:“希望通过肢体训练,让孩子们感受武术中‘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

灯影流转:鱼灯制作与鱼灯舞体验

      在“鱼灯工坊”,孩子们用竹篾、彩纸亲手制作传统鱼灯。裁剪、扎骨架、糊纸、彩绘……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一盏盏栩栩如生的“红鲤鱼灯”跃然眼前。随后,非遗传承人带领大家手持鱼灯,跟随鼓点学习鱼灯舞基本步法,孩子们举着自己制作的鱼灯感慨:“原来每个鱼灯摆动的弧度都藏着古人对‘年年有余’的期盼!”

 

 

 

云上飞仙:威亚体验与簪花技艺

       在“古风体验区”,孩子们轮流尝试威亚装置,随着威亚“飞”上半空,模仿古代侠客轻盈身姿,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呼。同时,女生们在簪花老师指导下,用干花、珠片制作宋代风格簪花头饰。

 

 

 

龙舞九天:舞龙与空竹技艺学习

       操场上,非遗传承人展示了传统舞龙的“龙翻身”“龙盘柱”等技巧。与此同时,空竹体验区传来阵阵喝彩声,孩子们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成功让空竹在自己手中转起来,在反复尝试中感受传统游艺的智慧。

 

 

 

 

 

鼓韵舟歌:幺妹儿船和巴象鼓体验

      装饰精美的幺妹儿船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幺妹儿”灵动俏皮,“艄公”诙谐幽默,在悠扬的川北民歌中演绎水乡风情。孩子们纷纷化身“小演员”,或摇船摆姿,或模仿掌舵,在趣味互动中体会民俗表演的欢乐。巴象鼓表演者手持长柄兽皮鼓,以激昂的鼓点配合呐喊,铿锵节奏仿佛穿越千年,重现巴人豪迈坚韧的精神。孩子们跟随鼓点挥舞手臂,沉浸式感受传统鼓乐的磅礴气势。

 


穿越千年:沉浸式剧场里的“阆苑传奇”

       师生观看大型沉浸式历史舞台剧《阆苑传奇》。舞台通过3D技术还原汉代阆中古城风貌,演员身着汉服演绎袁天罡降伏四大神兽、张飞镇守阆中等场景,配合升降舞台与实景道具,让孩子们仿佛穿越至古时阆中。当剧中“鱼灯舞”表演者手持流光溢彩的鱼形灯笼从观众席间穿行时,观众席发出声声赞叹。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观演—手作—体验—感悟” 的立体模式,让非遗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传承。德育副校长罗春彦在总结时强调:“落下闳大剧院是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课堂。当孩子们亲手制作鱼灯、舞起龙头时,传统文化就真正‘流淌’进了他们的生命里。”

       此次活动在孩子们“下次还要学更多非遗”的呼声中圆满结束,传统文化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供稿:谢晓林

友情链接

学习强国 中央组织部 国务院新闻办 中央网信办 中国党建 人民网 新华网 求是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新闻网 人民论坛 民生网 四川新闻网 四川在线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 川观新闻 澎湃新闻 上游新闻 四川法治宣传网
关于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196306523@qq.com     电话:18281762288
主办:嘉陵区民生图文制作中心     川公网安备51130302000197号    备案号许可证:蜀ICP备2025134110号
Copyright© 2025 四川民生在线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鸿达网络
本网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问题请在七日内联系本网。